博士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博士风采 >> 正文
博士:张国坤
时间:2025-03-11

姓名:张国坤

职称:教授

学院职务:教师

社会职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吉林省遥感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小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会会员;2013年7月9日入选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一批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技术专家。

所在系:土木工程

毕业院校: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教授课程: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区规划等课程。

教学科研成果:

一、主持并完成的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项目负责人: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WELF-2004-B-008).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5年1月立项.2007年6月结项.经费5万.

2、项目负责人:四平市城区河流污染分析及评价(吉教科验字[2008]第137号).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项目. 2007年6月立项,2008年11月18日结项. 经费2万.

3、项目负责人:松嫩草地生态定位观测研究.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6年立项.2010年结项.经费25万.

4、项目负责人:四平市城区河流的水质分析及评价(四科验字[2009]第020号). 四平市科技局项目. 2006年12月立项,2009年12月10日结项. 经费0.5万.

5、项目负责人:关于城市小区平面图微机制作的研究(2004047-06-01).吉林师大.2002年8月立项.2004年2月结项.

6、课题负责人:加强环境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吉林师大 2003年4月立项.2006年6月结项.

7、项目负责人:数字校园系统设计及虚拟景观的实现(GY-Z10010),2010-2013, 校级人才引进基金8万.

8、项目负责人:福建省闽江流域饮用水源地水库污染现状与修复对策(B1020),2010.3-6,福建省科协0.5万.

9、项目负责人:闽江流域饮用水源地水库植被状况与其水质关系分析(闽科协发学[2011]10号;校内编号:SY-S11003), 2011.2-5,福建省科协0.5万.

10、项目负责人:福建省湿地资源状况分析(闽科协发学[2012]08号;校内编号:GY-S12010),2012.4-12, 福建省科协0.5万

11、项目负责人:福建省闽江流域水源地生态建设及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2012CZ15;校内编号:GY-S12024),2012.4-12,2013.6结项,福建省财政1万.

12、项目负责人:福建省闽江流域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2013CZ21;校内编号:GY-S13049),2013.7-12,2014.5结项,福建省财政1万.

13、项目负责人:城市规划专业的“卓越计划”和其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编号:GB-J-1-17),2011.11.30-2014.12,2014.12结项,福建工程学院校级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14、第三项目参加人:高校工程伦理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JAS151301;校内编号:JG201521),2015.05-2017.12,省教育厅项目3万.

15、第二项目参加人:基于多源地理信息分析福建省城镇化进程(B1017), 2010.3-6, 福建省科协, 0.5万.

16、第三项目参加人:生态犯罪立法研究(2005133).吉林省社科项目.2005年立项.2006年结项. 1万.

17、第三项目参加人:福建省山海交接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系统研究—以安溪县为实证(JA14213),2014.09-2016.08,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0万

18、第三项目参加人:福建省城市化过程中新建住区生态设计研究(JB13146),福建省教育厅科技一般项目,2013.10-2015.09.

19、第二项目参加人:基于AHP法的闽江公园植被景观评价与设计研究(JA13222),2013.09-2015.08,福建省教育厅厅级科技一般项目,1.0万.

20、第六项目参加人:省科技厅 福州城市植物连接廊道的构建研究(2012D072),省级科技一般项目 2012.10-2014.9,2万.

21、第三项目参加人: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评价研究—以福州市为例(GY-Z11048),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基金,6.0万.

二、出版专著与教材

1、主编(第三作者):地理科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5年

2、主编:环境保护.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半部193500字

3、副主编:大学地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第三篇 50000字

4、参编:地理野外实习教程,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三、发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

发表文章38篇,在所发表文章中独立与第一作者26篇,其中被SCI检索A级刊物1篇、自然科学类地理专业方面B级重要的学术刊物《地理学报》、《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图》、《测绘科学》、《农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地理》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6篇,省级期刊13篇;通讯作者2篇,其中重点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篇。另外,8篇省级期刊为第2或第3作者。

1、第一作者:高校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核心),2015, (4):159-163.

2、第一作者:吉林省镇赉县近10年景观格局变化.生态学报,2012,32(12):3958~3965. (CSCD核心)

3、第一作者: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图谱分析.地理学报,2010,65(9):1111~1120. (CSCD核心)

4、通讯作者:镇赉县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东北林业大学报,2010,38(10):51~54. (CSCD核心)

5、第一作者:QuickBird 数字遥感图像光谱辐射定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3月(SCI检索)

6、第一作者: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意义.《生态学报》.2006年9月.(CSCD核心)

7、第一作者:新开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3月. (CSCD核心)

8、第一作者: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测绘科学》. 2007年3月. (CSCD核心)

9、独    撰:关于微分圆投影变成变形椭圆的分析与研究.《测绘科学》. 2004年6月20日. (CSCD核心)

10、第一作者:农业经济两种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农业经济》.2005年10月. (核心)

11、第一作者: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特点与趋势.《经济地理》.2005年11月. (CSCD核心)

12、第一作者:中国边境口岸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06年第1期. (CSCD核心)

13、独立作者:试论美国的中亚能源战略.《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9月15日. (CSCD中文核心)该文章2003年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世界经济导刊》期刊索引转载。

14、第一作者:中国边境口岸体系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6月15日. (CSCD中文核心)

15、独立作者:加强地理教育改革,注重创新素质培养.《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16、第一作者:中国边境口岸分布及其特征.《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8月

17、独立作者:浅析美国的中亚战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月10日

18、第一作者:河流水质模型的分析与研究意义.《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19、第一作者:基于MAPGIS软件对城市小区平面图制作的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20、第一作者:东北地区湿地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5月

21、第一作者:A fusion algorithm of hi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images based on ICA. “Mapping without the sun” , 2007.9

22、第一作者: A fusion algorithm of hi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images based on ICA.The XXI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08.7

23、第一作者:四平市城市南北两河水质对比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2期

24、通讯作者:四平市城区河流非金属无机物污染监测与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3期

25、独立作者:关于等角航线、大圆航线的教学研究.《地图》1996,3期. (核心)

26、第一作者: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及综合处理初探《松辽学刊》1995年7月

27、第一作者:现代地图学理论对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作用, 1999年5月《松辽学刊》

28、独立作者:通榆县土地类型及综合自然区内景观生态设计的初步研究.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0,32(3):45-49.

29、第二作者:四平市城市河流水质状况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112-114.

30、第二作者:基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框架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9月.

31、第三作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8月.

32、第二作者:地方高校本科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2010年6月.

33、第二作者:四平市山门镇土壤资源综合评价, 1993年7月《松辽学刊》

34、第二作者:1984年以来中国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形成机制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8月

35、第三作者: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与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状况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核心),2017. (1):113-118.

36、第三作者:基于GIS和智能数据采集技术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5月

37、第三作者:黑龙江省湿地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9月. (CSCD核心)

38、第二作者:《生态犯罪立法研究》书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月

博士论文:《新开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图谱分析》,指导教师:张洪岩,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空间信息集成分析模型。

科研成果获奖及其他奖励情况

1、第一作者: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及综合处理初探.四平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12月

2、独撰论文:加强地理教育改革,注重创新素质培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省级.2003年10月

3、独撰论文:现代地图学理论对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作用.四平师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校级.2001年9月10日

4、独撰论文:关于微分圆投影变成变形椭圆的分析与研究.吉林师范大学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8月16日

5、第一作者论文:新开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意义.吉林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7月9日

6、项目负责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项目《四平市城区河流污染分析及评价》获得吉林省四平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个人三等奖(J200803-002-01).2008年12月30日。

7、第一作者论文:《QuickBird数字遥感图像光谱辐射定标》吉林师范大学一等奖(2007-2008年度)

8、第一作者:高校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研究.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2016年8月25日

9、个人获奖:2005-2006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师范大学.2007年12月20日

10、参加2012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地理试卷)工作

11、2001年—2010副教授期间, 2005年、2006年、2007年终评估为优秀。

12、2010年-至今在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12年、2014年年终评估为优秀。

13、指导2013届2014届2021届2022届2023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分别为《永泰县梧桐镇城市设计》、《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文化园景观设计》、《福州大学城创客中心办公楼方案-基于BIM技术土建类联合毕业设计》、《福州水西林城市文化中心办公楼方案-基于BIM技术土建类联合毕业设计》、《福州南屿后山创新研发区企业总部设计方案-基于BIM技术土建类联合毕业设计》

1.1986年-2010年,在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任地图与遥感教研室主任、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主任。

2.2010年-2023年,在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曾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科研副院长。

3.2025年至今 阳光学院智能建造学院

上一篇:博士:马国梁